40多年前,我市开始生产并出口电动工具。改革开放以来,大批非公有制企业介入电动工具生产,行业呈爆发性增长,令世界瞩目。目前,我市是国内外重要的电动工具制造基地,“世界上10把电动工具,有5把是永康生产的”,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我市在全球电动工具行业的地位。
从萌发、崛起、爆发到如今深度转型,我市电动工具行业朝着多元化、新颖化、智能化、大型化方向不断迈进,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动工具行业中占据了制高点。
早在上世纪60年代,在被誉为电动工具“黄埔军校”的永康电动工具厂内,我市第一台手电钻研发成功。随后,全国第一台角向磨光机问世。尽管当时上海电动工具厂同步完成研制,但永康电动工具厂的产品不管是质量还是款式都更胜一筹,上海电动研究所将该产品确定为外贸部与一机部的定点产品,填补了国内角向磨光机的空白。
角向磨光机实现产业化的当年,被冠上“剑鱼”品牌的产品销往新加坡,我市也成为全国首批被列入出口电动工具的县,当时共安排出口了19个品种,43个规格的电动工具。到1976年,我市共出口电动工具近3万台。
其后,永康电动工具厂所生产的19mm手电钻、SIMT-100型角向磨光机、MZ-12型电钻等多种电动工具占国家生产计划的100%。1977年,电动工具厂生产总值达到98万元。
“那时的产品从头到脚都是自己生产,产量有限,且每次招工都要经过审批,企业未来的发展速度不快。”1982年出任电动工具厂厂长的梅南山说,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,企业自主权多了一些,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。电动工具厂在外设立了部分加工点,把转子、砂轮片等部分配件放到外面加工,同时扩招了近百名员工,扩大生产规模。凭借这个思路,当年电动工具厂的产值、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,年产量超过1万台。
“市场打开之后,角向磨光机成了抢手货,经销商都是款到提货,即使厂里扩大了生产规模,依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。”电动工具厂的老销售吕增田说,之后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东立电机、恒丰电器、仁达工具等一批公司开始介入这一个市场,竞争逐渐激烈起来。
“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电动工具行业萌发阶段,为数不多的几个产品支撑起整个行业,一个季度产量仅仅几千套。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,我市电动工具产业迎来了黄金年代。” 在东立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孝看来,正是在永康人顽强拼搏精神的推动下,电动工具最终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如今,我市的电动工具系列新产品从原来的寥寥几种增加到现在的50多种,产品规格也从过去的8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近千个。全市有电动工具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1000多家,规模以上企业230多家。
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,我市生产的各类电动工具产品性能逐步的提升,实现了从单一的产品向多元化、大型化、现代化、规模化、新颖化的电动工具系列新产品方向发展,并迅速占领了市场制高点。电动工具行业对外辐射功能慢慢地加强,形成了永武缙电动工具产业集群,形成了以整机制造为龙头,附件、配件、协作件、制造设备、检验测试仪器等产品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,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。
如今,我市已成为全世界电动工具的重要生产基地,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高。目前,我市电动工具的出口量已超越整个德国电动工具的出口量。我市电动工具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1/4和1/3,是我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,与日本、德国并称全球电动工具三强。
“参与曲线锯‘浙江制造’标准的制定工作,是市场和行业对企业的认可,其中涉及产品的设计、工艺、制造装备、检验测试能力以及质量承诺等每个方面的因素,特别是技术指标先进性方面,我们将最新研发的产品工艺和制造标准纳入其中。”浙江闵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亮说。
在朱明亮看来,对标博世、百得等国际一流电动工具制造商的工艺标准,结合公司自身的公司通用制造标准,打造的“浙江制造”标准,慢慢的变成了高品质、高端化的“代名词”,为打响永康自主品牌电动工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从制造到质造,再形成智造的行业氛围,我市电动工具行业发展轨迹清晰可见,从数量取胜到技术领先型,发展到标准“定义者”,我市的电动工具行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。
截至目前,我市电动工具行业有2家公司参与2项国际标准制定,129家(次)企业主导或参与26项国家标准、5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、8项团体标准。
“主导或者参与国内外标准的制定,说明我们的技术和创新水平已经处于产业前沿,企业逐步形成了以技术、品牌、质量、服务为核心的核心竞争新优势。”市电动工具行业协会会长胡志雄说。
去年,我市成功创建“出口电动工具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”,示范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,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,其中31家企业拥有44个自主品牌,自主品牌出口额占企业总出口额的比重逐年上升,凭借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,我市电动工具产业正在迎来新时代的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