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塞山脚,十里钢城耸立。历时13个多月的建设,大冶特钢含铁含锌固废处理项目于近日竣工投产,标志着该公司朝着“固废不出厂”的目标,迈出了坚实的一步;也为黄石深入推动“无废城市”试点建设写下了生动一笔。
厚植生态底色,耕耘美丽黄石。去年4月,生态环境部发布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名单,黄石市榜上有名。同年9月,市政府印发实施《黄石市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我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自此全面拉开帷幕。
从构建推进机制,到创设指标体系;从制定实施清单,到落实工作责任,一年多来,我市全方位探索固态废料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新路径,努力形成具有创新性、前瞻性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黄石模式”。
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内,巨大的研磨机正在高速运转。经过反复研磨的矿渣经过一道道工序,将提取出金、银、铅、锌等有价金属。靠着自有研发的核心技术,这家固废、危废处置企业每年都实现着利润的大幅增长。
“铜冶炼的废渣以前都是井下充填或者露天堆存,浪费资源,里面含有的重金属还会污染自然环境。”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邓红飞介绍,他们公司专对于铜冶炼的废渣进行回收利用,每年可处理铜冶炼炉渣120万吨、危废7万吨,回收铜金属2万吨,产出七水硫酸锌2.5万吨,水泥生料90万吨。企业自主研发的湿法回收技术,多种金属回收率达到90%以上,既创造效益,又极大地降低了环境风险。
刚刚竣工投产的大冶特钢含铁含锌固废处理项目,回收铁料返回高炉作为炼铁原料,次氧化锌粉作为产品外售,产生的蒸汽并到全厂蒸汽管网供发电使用。大冶特钢总经理助理程卫国介绍,项目投资2.5亿元,使用先进的转底炉法处理工艺,项目可年处理含铁尘泥固废20万吨,生产金属化球团9.37万吨,氧化锌粉5000吨,实现尘泥固废内部资源化利用和产品化,创造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。
作为工业城市,黄石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大放异彩、快速的提升的同时,长年累积的固态废料问题也曾经让这座城市深感步履维艰。近年来,我市通过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着力推进结构调整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、提质增效,形成了以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固废利用行业“厂内+厂外”双循环模式、以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钢铁行业“自产自消”模式、以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铬盐生产行业“干法解毒”模式等特色亮点。
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红珍说:“‘无废城市’建设和黄石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,在基础上我市有需求,工作上我市有优势、有积极性、有现成的模式。”在“三大模式”的引领带动下,去年以来我市全方面推进清洁生产与超低排放技术改造,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60个,12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,8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绿色制造名单。
9月22日一大早,垃圾转运车就鱼贯而入驶进了瀚蓝黄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。在这里,从我市千家万户收集而来的生活垃圾,被庞大的垃圾吊抓输送到焚烧炉内进行焚烧,产生的热能转化成动能发电,最终并入电网。
透过公司6楼吊抓班组的落地玻璃窗,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清晰地映入眼帘,垃圾吊抓正在工人的操作下夜以继日地工作。垃圾车进厂、地磅计量、倒入垃圾池、垃圾吊抓倒料翻料、入炉焚烧、烟气处理、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……该公司在国内首次采用次高温次高压余热锅炉焚烧处理工艺,烟气系统采用“SNCR+静电除尘+半干法脱硫+活性碳吸附+布袋除尘”处理工艺,年处理生活垃圾量约45万吨,年最大发电量达1.5亿千瓦时,在为市民提供优质、安全的垃圾处理和发电服务的同时,为实现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100%处理率贡献力量。
移走固废“大山”,用好“放错地方”的财富,瀚蓝黄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并非孤例。
每天午后,一辆辆收运车准时从黄金山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再度出发,开始第二轮收运。该厂主要对黄石、大冶城区经营性餐馆、饭店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专业收运。处理厂采用厌氧消化工艺,通过对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、集中处理,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,实现资源充分回收、合理规划利用。该处理厂实施的二期沼气发电项目,真正从源头上避免大量“地沟油”流向百姓餐桌,实现垃圾发电“变废为宝”。
从黄石城区驱车1小时,就能到达阳新县静脉产业园。这座去年底新投产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集生活垃圾、餐厨垃圾、污泥处理于一体,每年可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约25.5万吨,年发电量1.16亿千瓦时,该产业园的建成,补齐了我市垃圾焚烧发电的最后一块短板。
还有光大绿色环保固废处置(黄石)有限公司、黄石市中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、黄石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等,我市对生活垃圾、餐厨垃圾、建筑垃圾、医疗废物、危险废物进行全闭环分类处理,绘出了东楚大地一张清清爽爽的“美颜图”。
一江绿意、满城风景,“无废城市”全民参与的“接力赛”,跑出了一棒接一棒的和谐画面。
“您好!请问您垃圾袋里装的是什么垃圾?如果是厨余垃圾,请放进绿色的窗口。”今年8月1日,黄石港区维护中心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引导员正式上岗。他们每天早上7点至9点、下午5点至6点,在辖区已设置分类垃圾屋的小区,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引导。
去年7月1日,《黄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正式施行,建立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的全链条体系。出台宣传方案,创新宣传方式,力争建成一批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无废载体,引导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、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,让“无废理念”深入人心。
“大家了解什么是‘无废城市’吗?固态废料来源共分哪几个类别?”今年9月4日,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黄石三中利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,开展“践行生态文明思想,共创无废文明校园”主题班会活动,为全校2000余名师生讲解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情况及垃圾分类的意义,呼吁大家从生活的点滴入手,参与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这是全市从上到下的行动自觉。《黄石市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围绕工业、农业、生活、建筑、危险废物等5大方面部署了54项重点任务、重点落实59项具体指标。同时围绕制度、技术、市场、监管等4大保障体系提出50项任务清单、17项配套项目。
随即,出台《黄石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考核办法》,对重点目标、重点任务、重点项目等进行考核。并建立信息报送机制、完善技术体系,指导全市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创建工作。
一年多来,我市厚植“全域无废”良好风尚,先后进学校、社区、企业宣讲“无废城市”,形成覆盖全面、辐射广泛的立体宣教格局。开设“无废城市”有奖知识问答,超5000余人参与答题;举办“倾听生态好故事 共建无废新黄石”演讲比赛,19名选手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发声代言。开展无废学校、无废医院、无废酒店、无废工厂等“无废细胞”创建,目前全市23个点位的“无废细胞”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,为“全域无废”建设提供示范借鉴。制作完成《点石成金 全城无废》《无废城市让黄石更美丽》等宣传片,并在生态环境部、省生态环境厅全面宣传黄石市建设成效。举办“低碳生活、你我同行”活动,通过打卡积分、兑换奖品等方式,吸引更多人投身“无废城市”建设……
“坚志而勇为,谓之刚。”随着一个个样板项目的投产、标杆模式的推广、示范工程的启用;随着全民以更积极的态度、更热忱的情怀、更广泛的参与,黄石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之路,未来美好可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