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华儿女用守望、拼搏和坚持,迎接这场“大考”交出了满意答卷。今年是新华医疗成立77周年,77年间,涌现出一批甘于奉献、勇于创新、艰苦奋斗的最美新华医疗人。他们有的是为公司创新发展不懈努力的劳模,或是默默坚守生产一线数十载的“老新华”,或是投身公益事业、彰显担当作为的志愿者。红色国企,担当作为,初心使命浸润在新华医疗经久不衰的企业文化和精神里。即日起,《最美新华医疗人》系列专题报道上线,感受红色国企的职工担当。
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劳动模范、模范共青团员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劳动模范......1957年5月,带着这些荣誉,26岁的朱国礼以技术骨干的身份被卫生部分配到新华医疗,从此开启了他在新华医疗的传奇一生。
“朱国礼真的是全才,包括厂里的技术、设备的设计、图纸的规划、乐器乐队、画画、裁缝、舞蹈等等,没有他不会的,他是我最佩服的人。”谈起朱国礼,新华医疗原纪委书记王世平称赞不已。
来到新华医疗后,朱国礼便参与到生产人用注射针的筹备工作中。由于当时新华医疗生产的有缝针管注射针有必要进行改造,提升质量。朱国礼同别的技术人员一起赴上海大华、胜利等注射针生产厂参观学习。
回厂后,在仅有少量参考资料基础上,朱国礼结合生产实际,对针座加工设施做重大改进,并在立轴长头和上料装置上做了改进,使自动车床从上料到车制全部实现了自动化。同时,为完善基部车制后工序加工,朱国礼又多次走访上海注射针厂,参照有关联的资料,于1965年制成自动钻大眼机床。1964年至1968年又先后设计制造出自动钻小眼机床、自动打字机、精饺机床等。
至此,新华医疗注射针的生产全部实现了自动化,生产效率比生产初期提高4倍,产品质量明显上升,降低了消耗,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劳动效率。1981年,“新华牌”铜座注射针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。同年3月,朱国礼被破格晋升为工程师,成为厂里第一个工人出身的工程师。
“国家质量金质奖,这是当时国家对企业产品颁发的最高奖项,这与朱国礼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,他勤奋好学,悟性极高,大家都十分敬佩。”王世平回忆起当时说道。
朱国虽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,但他来新华之前在齐齐哈尔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,加之他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,了解技术工艺,对各种设备的维修尤为注意,因而能设计出很实用的各种自动专用设备。
1979年至1982年,为提高拉杆天线产量和质量,减少相关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,朱国礼设计了拉杆天线落料自动切削机床、天线杆套丝机、半自动拧帽机、自动落料切削机床III型弹簧夹头、Ⅱ型天线滚筋机、天线夹管内孔半自动研磨机等天线生产专机,为新华医疗拉杆天线的上马及扩大发展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朱国礼的“悟性”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,还体现在生活方面,广泛的爱好让其生活变得诗意而有趣,也丰富了身边同事们的文化生活。
“当时厂子刚规划好,职工们工作之余基本没其他活动,非常单调。我父亲知道后就跟厂领导申请,能不能组件一个乐队,丰富一下职工们的业余生活,也能提升大家的活力。”朱国礼的儿子朱云成说道。意见一提出,立刻得到了厂领导全力支持,就这样新华医疗第一支铜管乐队于1963年由朱国礼带头组建,并由他担任指导教师和指挥。
上世纪60年代,大家的音乐知识和乐器资源都比较匮乏,职工们都不懂音乐怎么办?朱国礼就凭借着之前跟苏联人所学的乐器知识给大家上课;没有场地排练怎么办?他就申请在当时的用红砖铺起来的新华礼堂内排练;组建乐队都要说明乐器?朱国礼列出了完整的表单。
“那时候生活很单调,突然出了个乐队这么个热闹的东西,大家都很高兴,渐渐地都很爱玩。”乐队也从最初的30多人,逐步扩大规模,发展到100多人。就这样,乐队成员们白天忙生产,业余时间一起排练,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激情。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,大家玩得开心了,工作也更有劲了。
作为淄博市第一支军乐队,新华医疗乐队经常受邀参加市里组织的重大庆祝活动。
1985年9月1日晚,朱国礼因心脏病突发在淄博市中心医院病逝,终年54岁。他的猝然离世,让所有人唏嘘不已,葬礼上,新华医疗乐队吹起哀乐为他送行,一个让人敬佩的能工巧匠,一个让人称羡的音乐天才成为人间绝唱。
为了纪念父亲,已经退休的朱云成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音乐上。“老爷子走得早,他留给我的东西,我要把它发扬光大,这么多年了,每当我吹响萨克斯,就像父亲还在我身边一样。”
同样的,新一代的新华医疗人,也秉承了朱国礼等一辈老新华人,敢创敢干的精神,让创新、创造成为新华医疗永远的传承。